第(3/3)页 周围议论纷纷。 书院的学生都才进来不久,对先生们也不熟悉,见了公孙易的惨状便先入为主同情上了。 唐小白冷眼看了一会儿,向公孙易走去。 在场纵然还有不认得唐二小姐的,也被旁人拉着避让开,为她空出一条路来。 唐小白走到公孙易面前,站定。 公孙易用眼角瞥了她一眼,讥讽地笑了笑,颇有些清高自诩做派。 唐小白也笑了笑,学着大小姐的姿态,拿捏着角度抬起下巴作睥睨状:“你想要荐信?我也可以给你!” 公孙易瞬间换了脸色,惊疑不定地看了她一会儿,又讥讽一笑:“唐二小姐何必拿我们这些低贱百姓开玩笑!” 唐小白摇头:“我不开玩笑,你也知道我是燕国公府的二小姐,推举个乡贡而已,没什么难的!” 推举乡贡是不难,难的是要为人作保担责。 但这么小的姑娘,知道什么是作保担责? 公孙易心中一喜,面上却流露出更多质疑警惕:“二小姐想要我做什么?” “证明你是才是贤。” 公孙易笑了:“我以文章为书院取为甲等,唐二小姐还要考我文章?” 唐小白摇头:“文章我也不懂,我考你帖经。” “帖经”是科举考试的一种形式。 简单来说,就是完形填空,出题者给出书中一句话,答题者答上下文,考的是死记硬背,基础得不能再基础了。 公孙易志在春闱,也自诩饱读诗书,怎么会怕这种基础题?何况还是个十岁的小姑娘要给他出题。 当下嗤笑道:“听闻唐二小姐不过读书一年有余,恐怕胜之不武。” 十岁的小姑娘面对他的嗤笑,却面不改色:“不是让你跟我比——”语气微顿,反手一拉,从身后拉出一名少年。 造型优美的青玉面具下,少年肤白唇红,一双漆黑不见底的眸子冷冷沉沉。 “我来出题,只要你答得比他快,就算你胜出,我便给你一条乡贡之路!” 第(3/3)页